原文如下:
旱麓
瞻彼旱麓,榛楛济济。
岂弟君子,干禄岂弟。
瑟彼玉瓒,黄流在中。
岂弟君子,福禄绥之。
清酒既载,骍牡既备。
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
瑟彼柞棫,民所燎矣。
岂弟君子,神所劳矣。
莫莫葛藟,施于条枚。
岂弟君子,求福不回。
乐只君子,殿天子。
乐只君子,万寿无期。
解析:
首章开篇描绘了旱山脚下树木茂盛的景象,“榛楛济济”,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。接着提到“岂弟君子”,这里的“岂弟”意为平易近人、善良宽厚之人,这里指的是祭祀者或领导者。“干禄岂弟”表示追求官职时保持平和的态度。随后描写祭祀用具“玉瓒”和祭品“黄流”,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。
第二章继续叙述祭祀过程,“清酒既载,骍牡既备”,说明祭祀所需物品已经准备齐全,并且开始进行祭祀活动。“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”,意为通过祭祀来祈求上天赐予大的福泽。这里特别提到了“柞棫”,即橡树和白杨树,这些树木被百姓用来焚烧作为祭品,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。
最后一章则从植物生长的角度出发,用“莫莫葛藟”比喻君子的行为能够惠及他人。“求福不回”,意味着君子追求福祉的方式是正当而合理的。“乐只君子,殿天子。乐只君子,万寿无期。”这几句高度赞扬了君子的美好品质,认为他们可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,并且享有长久的生命。
综上所述,《大雅·旱麓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祭祀场景的刻画,传达出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。